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2025年7月,我校管理学院“绿韵长江”实践团队走进常青花园社区、恋湖社区及长江沿岸,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为社区治理与长江生态保护注入蓬勃动能。
青春护航长江,践行禁捕使命。团队成员化身政策宣传员,活跃于南岸嘴江滩公园及大禹神话园。他们通过发放资料、案例剖析和法规解读,向市民清晰传递“绿色长江 青春护航”的禁捕决心,揭露非法捕捞对生态链的毁灭性破坏,并积极畅通举报渠道。市民们深受触动,一句“保护长江就是保护家园”的肺腑之言,正是对团队倾力付出的最佳回响。
解码长江脉动,共护母亲河安澜。团队走进恋湖社区,通过精心制作的PPT与纪录片《长江:生态的回响》,为青少年铺开一幅壮阔的长江生态画卷。从源头到入海,从壮美景观到“十年禁渔”的显著成效,从江豚跃起到污染问题,志愿者系统阐释了长江作为生态安全屏障的极端重要性,引导青少年理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深远意义,点燃守护母亲河的赤子之心。
绘就绿水青山,根植节水理念。团队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开展“绿韵润童心 节水入万家”科普活动与“手绘绿水青山”主题实践。在暑期托管班,志愿者以数据破题,揭示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深入讲解“知水、惜水、节水”的科学方法。在十米环保长卷的绘制现场,孩子们用斑斓色彩描绘心中的绿水青山,志愿者适时引导,将画卷变为生动的节水课堂,以“小鱼的家”等童趣比喻,以及“随手关龙头”“一水多用”等实用妙招,让节水意识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生命之花。在常青花园三村,团队为社区儿童精心打造“防灾减灾”知识课堂。面对孩子们认知的不足与误区,志愿者们巧妙运用图画标识、情景模拟与朗朗上口的口诀,将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法规要义,以及地震、火灾等常见灾害的应对技巧,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安全锦囊。活动不仅填补了知识空白,更在孩子们心中深植了“防灾是责任”的法治观念与安全意识,为社区安全构筑起坚实的青春防线。

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暑期实践系列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绿色的播种,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将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国家发展的深入践行与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