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1日下午,数计学院在金银湖校区鸿志楼B203智慧教室举办AICS课程思政范式创新专题研讨会。学院计算机基础课部与公共数学课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聆听刘光蓉教授以“AICS课程思政范式创新构建与实践——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为题的报告。

刘光蓉以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遵循,紧扣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学校“立德树人”宗旨与“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精准锚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定位,创新构建AICS课程思政教学范式。
据悉,该范式以“三维协同(知识—能力—价值)”为核心,通过“四环驱动(Aim目标锚定、Import情境导入、Cases案例驱动、Stickers反思升华)”形成闭环教学体系。在落地实施环节,刘光蓉将AICS范式细化为“按章运行”清单。清单明确每章对应1个能力与价值目标、匹配1项多元情境素材(如央视航天主题视频、“甜而不升糖”学校新闻报道)、1-2个跨学科案例(如结合春晚《秧BOT》设计案例、食品溯源码识别)及1个价值升华主题(如科技报国、轻工担当),形成“章章可落地、环环可操作、价值可显性”的实践路径。为强化育人实效,她以“课前—课中—课后”贯通式设计推进AICS:课前依托超星推送导学与自测;课中以“讲授+演示+互动”深化理解与应用;课后借助头歌实训强化实践迁移。课程思政贯穿全过程,在代码教学中传递 “终身学习” 的成长观与 “科技报国” 的使命感,同步培育学生的编程核心素养与工程伦理意识。来自学生的反馈显示,这一范式有效促成了“乐学—会学—善学—志学”的素养跃迁,让他们实现了知识、能力、素养的同步提升。此外,刘光蓉的教学思政案例《基于Aim-Import-Cases-Stickers模式的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探索》,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25年学术成果推优活动中获“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奖”,彰显了AICS范式的行业认可度。
会上,教师们围绕跨学科思政资源整合、数智化工具应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其中,公共数学课部教师提出将AICS范式借鉴至概率统计等课程,推动不同学科间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让这一创新范式释放更大育人效能。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创新样板,更明确了后续推进方向。学院计算机基础课部与公共数学课部将以AICS范式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跨学科协作机制,系统推进该范式在更多专业课程与课堂中的常态化、示范化应用。通过持续优化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度、实践能力与价值认同感,为培养肩负时代使命的高素质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审核:孟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