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弘扬清明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品味中国”第八季第二讲开讲

作者:马院张佳蕙 摄影:彭彩|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4-06| 点击数: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月3日,恰逢清明节,“品味中国”第八季第二讲(总第50期)以“寄清明哀思,植家国情怀”为题,特邀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北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肖波教授主讲。讲课以访谈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周文渝担任访谈主持人,课程负责人唐俊峰副教授点评。

undefine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主持人的开场白中,肖波从清明节的来历、习俗、文化内涵和新时代传承意义等四个层面为现场同学们打开了清明节的“前世今生”。在“何为清明”的由来中,肖波教授引经据典介绍了清明节从周朝起源到现在2500多年的历史,2006年清明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肖波重点阐述了清明节作为节气与节日、人文与自然的“二合一”特点,揭示出清明节蕴含的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与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的生命伦理。在清明节的习俗体验中,肖波通过家祭、公祭习俗,厚植了同学们的家国情怀;通过祈丰祭神、娱乐、饮食等习俗,诠释了清明节所承蕴的我国古代农时种植规律和清明折柳的中国式浪漫,呼吁同学们拥抱春天、亲近自然。在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解读中,肖波分析了清明因孝而隽永、生命因情而生色、天时因顺而律动等三重文化内涵,激发了在场同学们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情景式思考。在传承与弘扬清明文化的现代意义中,肖波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即:有益人心良善,增进孝子情怀;呵护人伦亲情,增加人间大爱;思索人生意义,校正价值判断;唤起同宗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肖波最后强调,我们青年学生要在清明文化中厚植家国情怀,让家国情怀在相应的仪式和习俗中更显沉厚。

undefined

肖波关于中华传统习俗清明节的讲解,始终牵动在场同学们的心弦。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纷纷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更有力推进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主持人现场分享到,历史定会在传承中永恒,初心也永远在传承中“热辣滚烫”,时至清明,为了祭奠,更为了前行,让我们在缅怀前人、感悟生命的同时,不忘初心,积蓄更多前行的精神力量。

点评环节,唐俊峰指出,通过学习了解清明文化,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厚植家国情怀,缅怀先烈,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undefined

讲课之前,肖波特地准备了最新的明前绿茶,邀请现场同学们品尝清明茶,为现场教学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增强了同学们的沉浸式体验。

(审核:胡沫)